世界心理学家经过二十年的研究发现,决定寿命长短最重要的因素,很有可能是心态!
1、心态平衡
心态平衡即不以物喜,不以务悲,纵然外界有风雨,心境平和随之去!
研究表明,心态平衡的重要性远远超乎想象。心态平衡可能比水果蔬菜、经常锻炼和定期体检更加重要。
哈佛大学医学院一项对268名人类进行跟踪调查发现,一个人生活中真正重要的就是心态平衡心情乐观。
研究还发现,常与善良的人小聚聊天心情好者,普遍更长寿。不善良的人即冷眼看人低的人,这种离得越远越好。
“人要想健康活到100岁,心理平衡的作用占50%以上,合理膳食占25%,其他占25%。”专家认为,心理平衡的作用超过了一切保健措施和保健品的总和,谁能保持心态平衡,就等于掌握了身体健康的金钥匙。
“压力激素”会伤身体,现代医学发现:癌症、动脉硬化、高血压、消化性溃疡等,人类65%至90%的疾病与心理的压抑感有关,因此这类病被称为心身性疾病。
如果人经常焦躁不安,压力激素水平长时间居高不下,人体的免疫系统将受到抑制和摧毁。
如果人是快乐的,大脑就会分泌多巴胺等“益性激素”,让人心绪放松,使人体各机能互相协调、平衡,促进健康。
2、生活态度积极,生活有目标
研究发现,在生活态度方面,百岁老人有三大共同点:生活态度积极、责任心强、积极看待成长。
同时,研究发现,生活有明确目标及计划的老人,要更加长寿。
无论是远大目标,还是旅游或读书等近期目标,只要生活拥有目标,生存优势就更大。
“目标”能激发活力,英国科学家在40至90岁的人群里做了一个7年的追踪调查:结果发现,没有明确生活目标的,比有明确生活目标的,伤亡人数,足足高了一倍;患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,也多了一倍。
医学上也早有发现,人在退休或者既定目标完成后,如果没有及时制定新的人生目标,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状况均会急剧下降。
如果你没有目标,死亡便成了唯一的“目标”,那么隐藏在你潜意识里的自毁机制就会悄然启动,让你的身体每况愈下。
如果有目标,就会有积极的心态,努力去寻找实现目标的途径,就会勤于用脑。科学家发现,勤于思考的人的脑血管经常处于舒展状态,从而保养了脑细胞,使大脑不过早衰老。
要注意的是:“目标”一定要切实可行,否则会起副作用。目标不一定要大,学习唱歌、组织旅游等都可以是目标。
3、职业生涯
据研究,人们临死前最后悔的事就是过劳工作,既迫害健康又得不到应有的回报。
4、生活细节
保证足够睡眠,拥有美满和谐的家庭;与人为善,多点宽容,保持年轻的心态。
5、戒除不良习惯
为了提高生活质量和延年益寿,应该积极改变不良生活习惯。
6、与健康者为伍
朋友的生活习惯会直接影响你的生活习惯。要想健康,就应该经常和生活方式健康的人交往。
生命密码已破解,长寿最主要的,不是饮食和运动……
自明朝即屹立不倒玲珑宝塔